?
3月30日,繁榮文藝創作“獅子山文藝群落”研討會在四川師范大學(獅子山校區)召開。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為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繁榮文藝創作推進會會議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3月30日,繁榮文藝創作“獅子山文藝群落”研討會在四川師范大學(獅子山校區)召開,會議是“川派評論”建設主題月談會系列活動之一,由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四川省舞蹈家協會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主辦,四川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四川師范大學人文社科處與四川師范大學藝術研究院承辦。
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明泉,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副校長何詣然、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汪春陽,四川省文聯副主席、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艾蓮,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徐登明,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白浩,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孟燕、副主席李建中、副主席黃紅軍,四川省舞蹈家協會主席王玉蘭、副主席蘇冬梅,四川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曹峻冰,舞蹈桃李杯、荷花獎獲得者、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袁媛、楊月、張曉華,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李國太,受聘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代表及受聘基地研究員代表等40余人參會。
劉建剛(右)為四川省文藝評論(四川師范大學)基地授牌。
劉建剛為四川省文藝評論(四川師范大學)基地授牌并講話。他指出,成立“四川省文藝評論基地”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規劃和建設文化強省的具體舉措,也是省第八次文代會的具體要求。他就推進文藝創作工作提出五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二是要圍繞時代需要創作文藝作品;三是要提升文藝作品質量;四是要充分發揮文聯的組織優勢和各文藝家協會的專業優勢;五是要充分發揮文藝評論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作用,集中力量對重大創作主題、重點文藝作品和重點文藝現象開展有聲勢的評論引導。
汪明義和李明泉分別在授牌儀式上致辭并為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和首批研究員頒發聘書。汪明義在致辭中代表校方向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四川師范大學的悠久歷史和師資力量。李明泉強調“創作、評論、教學”三者缺一不可,是推動國家文學藝術發展的“金三角”,他期待“獅子山”能夠培養更多人才。
汪明義(左五)為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李明泉(左五)為基地第一批研究員頒發聘書
本次研討會認為,“獅子山文藝群落”這一品牌概念立得住、叫得響,其發展是可持續的,認為獅子山文藝群落已經形成多學科集群綜合發展的良好生態,會議研討和總結文藝創作“出精品出人才”的可持續機制,并對在這一品牌激勵下取得文藝繁榮的新成果充滿信心。
艾蓮在研討會發言中表示,四川師范大學近年來在文藝創作方面可圈可點,她強調創作者應把人生追求和藝術追求,同國家的前途命運和人民愿望緊密結合,在“人民性和民族性”中找到表達空間,創作更好的文藝作品。
艾蓮發言
桃李杯、荷花獎獲得者袁媛、楊月、張曉華結合自身舞蹈作品分享創作經驗與心得。袁媛認為好的舞蹈藝術作品應展現時代風貌與民族精神,并分享舞蹈作品《走祥云》的創作體會。楊月認為優秀舞蹈作品要具備三個關鍵要素,即展現地域特色、聚焦社會熱點和弘揚主旋律。張曉華分享了教學和創作過程中的心得感受,并表示將繼續保持創作初心和熱情,創作更多具有時代色彩的舞臺作品。山花獎獲得者李國太分享了著作《通江民間歌謠校補圖注》的創作初衷和創作方法。
交流發言
啄木鳥獎獲得者白浩分享了四川師范大學和文學院對自身發展的深遠影響。
白浩發言
王玉蘭以切身經歷感慨當前舞蹈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她深情希望創作者能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舞蹈藝術獨有的形式,講好四川故事。
王玉蘭發言
蘇冬梅表示當前關于舞蹈藝術的文藝評論相對薄弱,她期望“四川省文藝評論基地”的成立能夠進一步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
蘇冬梅發言
孟燕認為《通江民間歌謠校補圖注》獲得山花獎實至名歸,她期待四川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山花獎理論方面的作品。
孟燕發言
李建中認為民間歌謠和民間文學具有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并分享了關于民歌和方言現存問題的思考。
李建中發言
相關閱讀:四川師范大學位于成都東部的獅子山上,近五年來斬獲舞蹈“荷花獎”四金一銀、民間文藝“山花獎”一項、文藝評論“啄木鳥獎”一項等國家級獎項,在舞蹈、民間文藝、文學、影視劇、文藝評論等多個藝術門類發展勢頭良好,興起的“獅子山文藝群落”現象引發文藝界關注。